近年来,必赢线路检测3003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抓内涵促质量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导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为己任,使研究生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注重特色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布局
1947年,必赢线路检测3003创建,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55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在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共计招收17名研究生,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并首批获得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起,学校先后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
学校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至2019年,学校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稳居全国前150名,在全国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排名全国第一,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撑和项目支撑;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申报中,共获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40项,并在项目执行期内顺利完成合同规定考核指标。学校获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经过65年的研究生教育,学校研究生教育涵盖4个学科门类:医学、理学、工学和法学。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含自主设置的目录外或交叉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现有学位点布局实现了医学门类主干学科的全覆盖,形成了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为主体构成的优势医学学科群。学校临床医学学科是省内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医学学科,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基础医学为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是目前省内医学院校中唯一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开启了学校医学相关门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并行培养新布局。
学校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突出特色与优势,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在“2019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综合榜单中,本学科依托的必赢线路检测3003附属医院位列全国第45位、贵州省第1位,其中,17个亚专业学科进入全国前50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遵医附院共14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是贵州省进入全国百强最多的医院,其中4个学科(结核病学、烧伤外科学、整形外科学、护理学)进入全国五十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必赢线路检测3003在招生规模和层次结构上都实现了全新突破。2020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首次突破1000人,是贵州省医学类高校硕士招生数最多的高校。学校自1999年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100人。2019年以来,与苏州大学联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70名。
70多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内外培养了近8万名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65年的研究生教育经验,20余年的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经验,学校已建立博士生培养体系,为申请博士授权单位奠定了基础,为助力健康贵州建设提供了高层次人才需求保障。
二、深化综合改革,狠抓内涵质量建设
必赢线路检测3003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基调,把抓内涵促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把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方向。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编制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按照学科及学位类别不同,既考虑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又考虑课程的实践性,构建以鼓励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分类、分型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具有一流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讲授内容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前沿的省级精品课程及专业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一批研究生网络课程,共享高水平优质课程资源。学校制定《必赢线路检测3003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规范培养流程,定期召开研究生督导组会议;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研究生课程教学规范,教学成果丰硕。学校近5年获省级精品课程1项,获专业学位课程案例库7项;获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教改重点课题16项;获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6项。
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体系建设。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学校严格实行“开题-中期检查-答辩”三阶段督导及院校两级督导制度;借助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平台,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行100%盲评;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改革,实现学位论文抽检常态化,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在近5年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学校是贵州省唯一无“问题论文”的高校,且优秀论文总数位列全省前茅。2016年,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学校有15篇研究生论文评为“贵州省优秀论文”。其中24名研究生评为“贵州省优秀主讲人”,获奖奖项位居医学论坛首位。
服务地方需求,提高研究生反哺社会能力。建校以来,学校向全省乃至全国输送了6000余名研究生,活跃在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学校在临床医学硕士点下增设立“运动医学”和“老年医学”专业领域,培养“运动医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医疗康养助力。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多学科医学资源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实践中,目前,学校“科研+服务”社会实践从开创至今已获批立项69项,有效增强了当代研究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坚持立德树人,打造精英师资团队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在沈其震、魏曦、吴汝康、张毅、吴襄、伍律、陈荣殿等老一辈院士、专家的师承影响下,学校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发扬遵医人特有的“顾全大局、顽强拼搏”精神,在经历大批师资北调的曲折后成功实现“二次创业”。
目前,学校有硕士研究生导师数1027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共68人。导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4人、省管专家28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候鸟型”专家和“特聘教授”的人才、资源优势,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为学校研究生导师,从而带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口腔医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相关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导师团队,先后有12名导师获评“省级优秀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